客服电话
0731-84220660
详情

详情

微课堂

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与现代金融的发展趋势(七):中国的崛起 -pg电子试玩

发表时间:2017-07-09 21:33作者:萧克平



作为唯一延续下来的古老文明,中国在历史的大多数时间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东亚更是建立了以中华文明为中心的儒家文化圈。可是,从明朝开始,明清两代的闭关锁国政策错过了大航海时代和前两次工业革命,接连被西方文明和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殖民和侵略,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又一次在短时间内快速崛起,抓住历史机遇使自己再次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力量之一。为什么中国可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将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摆脱贫困,实现现代化呢?今天我们从财经的角度分析中国崛起的原因。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分享关于《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与现代金融的发展方向之七——中国的崛起》。


一、从大历史角度看百年民族苦难史

1842年8月9日,清政府被迫在英国军舰上签下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历史,这也是一段屈辱的苦难史,过去的一百多年,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多太多的不幸,正在看文章的您,或者您的长辈,或者您长辈的长辈,多多少少都有经历过这个时期。

1840年-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国门在近代史上首次被来自西洋的坚船利炮敲开。

1851年-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当时的晚清政府已经羸弱到了什么地步呢?广州花都的洪秀全跑到广西,集结了一群农民闹革命,居然势如破竹一路从广西打到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

1856年-1860年,太平天国运动仍在持续时,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火烧圆明园。

1861年-1895年,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为代表,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向西方学习,口号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1883年-1885年,中法战争,虽然晚清政府取得了核心战役的胜利,可是依然失去了我们的附属国越南,从此越南成了法国的殖民地。

1894年-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居然败给了曾经各方面都被我们俯视的倭国日本,这代表着晚清的国力已经衰弱到无以维系的地步了。

1898年,以翁同龢、梁启超、谭嗣同还有光绪为代表的戊戌变法,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想借用体制改革来解决咱们国力衰落的问题,也属于第二次洋务运动,最后也失败了。

1899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

1905年,满清朝廷在做最后一次尝试,新学改制废除科举制,想要实现现代化的大学体系。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满清王朝结束了,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历史。

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人民第一次在年轻人的号召下表现出群体性的思想进步诉求。

1924年-1927年,以北伐为代表的国民大革命,最后以宁汉合流,蒋介石和汪精卫双双背叛革命而宣告失败。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

1937年-1945年,东北沦陷几年后,日本并没有放过中国,全面抗战开始,一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但严格意义上来说日本是被美国打败的,而不是中国,日本是被美国原子弹的威逼之下投降的。

1946年-1949年,国共内战和解放战争,中国真正从军阀割据的局面重新回到大一统。

1950年-1953年,朝鲜战争。中国作为亚洲国家,第一次迫使一个军事力量排行第一的西方国家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虽然中国不是名义上的战胜国,但是中国是实际意义上的战胜国,因为在之前的百年历史上中国从没有与世界一流强国签署过一个哪怕是相对平等的条约。

后面的故事,就不讲了,大家都很熟悉,从过往历史可以看出来,一直到朝鲜战争后我们才真正地杜绝了外患。

近代史上的百年苦难,从大历史角度来看其实这种民族危亡的时刻在历史上也曾有发生,而这是中华文明的第四次文化大融合。

诸子百家

第一次文化大融合发生春秋战国时期。

思想上的融合以诸子百家为代表,如墨家、兵家、儒家、法家、道家、阴阳家、纵横家等等,各种思想交织影响着中华文明。

文化的融合以赵国的胡服骑射为代表,代表着我们开始吸收其他文明的文化。当然,胡服骑射只是一个文化融合的案例,除此以外像齐、楚、秦、燕、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为代表的,原本排斥在中原之外的邻近文明,历史上自从纳入了中华文明圈后就再也没离开过,中国不再只是以洛阳为中心,中原为小圈子,而是大中华。

政治改革以商鞅变法为代表,也包括吴起变法、李悝变法等一系列由各诸侯发起的变法运动。

第二次文化大融合是在南北朝时期。

思想上的融合以佛教,景教的传入为代表。佛教在达摩东渡之后就演变成了禅宗,景教就是现在的基督教,当时就已经传入,只是后来没得到传承。

文化上的融合以汉与匈奴、羯、氐、羌、鲜卑的民族融合为代表。

疆域上来看西域、南越深度融入中华文明圈,西域就是现在新疆一带,南越就是福建、两广、云南乃至越南、老挝、缅甸北部一带。

第二次文化大融合中的政治改革以科举制度和异地为官制度为代表,意味着中国的中央集权体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历史上的异地为官制度和科举制度是谁提出来的呢?是历史上有名的独孤皇后,隋文帝杨坚的老婆,听名字我们就知道她不是汉人,她是鲜卑的独孤氏。

第三次文化大融合发生在蒙元时期。

思想上回教、明教开始融入到中华文明圈,明教是从伊朗传入的摩尼教,在中国传播还有很多其他形式,比如弥勒教、白莲教,都是吸收了中国佛家和道家的一些传统的摩尼教本土化后的变种宗教。

文化上,蒙古和藏族的文化与汉族的文化相融合,这个可能大家没概念,举个例子——今天中国人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喝高度的白酒,但估计至少有30%的中国人是尝过高度白酒的,不过高度白酒酿造并不是汉人的传统,而是蒙古人的传统,虽然今天很多人不一定都清楚这些,但的确蒙古文化在汉族文化中留下的烙印还是不少的。

疆域上的融合表现在蒙古、新疆、西藏、云南、东北正式融入中华文明圈。蒙元虽然最后给朱元璋打回去了,但蒙元并未消失,它继续统治着草原。直到后来明朝在东北的附庸--建州女真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武力统一了草原,迫使黄金家族交出大印,此后蒙古草原改向满人效忠。

政治改革上是在蒙元时期建立了行省制度。这是一种中央高度集权的体制,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人为的造成犬牙交错、彼此制衡的局面。从此以后,中国再难形成长期的地方割据局面。

第四次文化大融合发生在晚清到民国时期。

思想上,以科学思想、民主思想、马克思思想为代表。其实这些思想都来自于西方,并不是中华民族原来所固有的,这体现了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思想。

文化上,从晚清到民国到现在,我们中国人今天的生活方式很多方面都已西化、现代化。

我们今天所处于的阶段,正属于第四次文化大融合的尾声过程。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国力日趋强盛,也就我们常说的“中华复兴”、“中国崛起”,其实我们正在享受的繁荣,正是近百年来几代人努力拼搏之后所带来的福利。


二、为什么英美等历史上的全球霸主会给我们留下机会?

那么问题就来了,无论是最早的地中海霸主的威尼斯,还是后来一度号令欧洲的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德国,以及后来的全球霸主英国、美国,为什么先发制人的他们会给我们留下机会?

我们不难发现,上述所提到的原来的西方列强,包括所谓的东方的西方国家日本,本质上都在推行殖民主义。但殖民民主义留下了隐患,导致他们都不能持续强大下去。这些国家都不是原生态的大国、强国,文化的感染力和扩张力相对不够成熟,当他们的科技和军事取得领先时,综合国力往往不足以支撑起全球化的格局,如果要有效地掌控全球的经济贸易体系,那就要看谁能够更多地让利出去,更好的激发被殖民国家的参与和配合,谁就更能够在竞争中取胜成为全球的主宰,这也是为什么英国作为一个欧洲的边陲小国却能够号令全球,同时对欧洲大陆一众强国形成有效压制的原因。英国到最后放弃霸主地位并不是简单的因为有更强大的国家崛起了,而更多的是因为英国自身的经济扩张压力增大,不能再主导全球新的工业革命和新模式下的全球化一体化,所以英国不得不退出。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第一个原因导致的。以德国、日本、西班牙为代表,他们的殖民统治都很粗暴、过于专制,以至于不能很好的发挥殖民地人民的能动性,所以最后在竞争中纷纷落败,英国胜出。英国的资本主义体系是以金钱平衡各种关系,这种方法极大的提升了英国的外部协作,使被英国统治地区的人们会更多合作而非反抗,但被德国和日本残暴统治的殖民地人民往往都会更多反抗而非合作,这也是为什么英美在西方体制下可以胜出的原因。

不过,资本主义制度有着与生俱来的成本和风险。简单的说,任何生意人都是逐利的,都会想方设法扩大利润,想方设法控制商品的供应,如果一旦掌握了国家的权力,他们还要控制各行各业资源的匹配,使得他们自身控制的领域利润最大化,同时会忽略那些对国计民生很重要而利润却很低的基础工业。

在这种体系下,他们对老少边穷的地区不愿意管,毕竟成本高不划算,他们也不会想着去改变资本主义制度,而是选择放弃这些地区。政府的背后是财团,财团没有足够的政治手段去绝对地控制这些地区,最后就是这些地区逐步失控,埋下了分裂的隐患。

例如,咱们看看中英谈判。1997年香港顺利回归,这说明英国大发善心吗?不是的,英国并不想走,只是不得不走而已。英国放弃印度也是因为控制成本太高,在资本主义制度中保卫的是个别财团的利益,而不是国家长远的发展,从这种角度出发,如果他们要控制老少边穷地区就要提供便利,提供服务,而获得的利益不及付出,倒不如放弃。

我们不能说资本主义完全不好,它也有好的地方,例如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就得减少腐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费,推行民主。但资本主义下的民主,表象上实现了稳定,伴随而来的问题就是福利主义。当年中国也搞过福利主义,但不彻底,所以中国的福利主义只能停留在少数人身上。不得不说少数人的福利虽然会造成不平等,但毕竟规模有限,相对而言可以承受、可以持续。而过度的追求全民的绝对平等,就容易导致劳动力成本大幅提高,国家的外部竞争力会被削弱。同时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民众生活习惯越来越趋近懒惰,我们看到欧美很多底层社会的白人,很懒惰,啥事都不干,一天到晚在酒吧混日子,长此以往必然会削弱国家的竞争力。(劳动力成本过高削弱国家外部竞争力,民众生活习惯懒惰削弱国家内部竞争力。)出现这种情况的国家,拖得越久就越没有希望。(编者按: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近期大火的纪录片《美国工厂》,里面就很鲜明的体现了这个问题的现实性。)

美国工厂

这种历史在中国是发生过的。明朝末年,由乡绅、富绅为主体的东林党作为一个既得利益集团阶层,逐步占据了统治地位,他们自然要保卫自己的既得利益。当时国家要打蒙古,但国家没钱,让东林党捐钱,那捐钱总要有好处吧,东林党提出那以后都不交税。最后的结果就是国家长期的回报没有了。

为了追求更高的回报率,所有资本都有这个特点。资本都是逐利的,他们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而消费者正好相反,消费者追求的是消费边际效用的最大化。

明朝末年,江南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沪宁杭,进行着“改田归桑”的社会变革。桑叶可以养蚕,蚕可以产丝,比种田赚得更多,而中国当时是农业大国,最富裕的地方就是农业最发达的地方,这些地方都变成种桑树了,原本的农业基础被破坏。如果国家遭遇的是短期的自然灾害,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是可以规避的,但是在明末有各种负面因素都在集中发挥影响。长期自然灾害使农业机制被摧毁,外部贸易体系受到冲击;明末的时候东南地区,以倭寇为代表的海盗势力对工商业构成伤害……在众多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影响下,以及年年自然灾害,再加上对女真的政策错误、军事失败和一系列国内既得利益阶层对天朝的控制,导致了原被耶稣会为代表的西方人所视作人间天堂的明朝,2亿人口的大国,却被区区20万刚刚脱离原始渔猎生活状态不久的旗人给灭了。

这种情况,其实多多少少有点类似今天的美国,所以我们说,特朗普上台对中国来说是好事。如果要比较,特朗普也有点像明末的魏忠贤,个人名声也不好。从与东林党人的利益纠纷来说,魏忠贤可以被找出一万个理由的不是,特朗普有点这个感觉,特朗普与美国建制派也是矛盾重重,被建制派批得一无是处。唯有的好,特朗普在这个体制下,应该不会落到像魏忠贤的下场,但也不好说。

某种意义上讲,英美作为曾经的全球霸主,为什么要让中国崛起?为什么要借用中国的生产力在其中逐利,从而放弃那些战略性的、根本的、基础的产业?因为核心的统治阶层要逐利。

这种逐利是短视的。资本主义好不好呢?不能说不好。作为一个商人,他一定会追求利润最大化。在没有积累到足够的利润来掌控各种资源之前,他就努力打拼,这是好的一面;可是当积累的利润足够大了,可以掌控各种资源了,那又是另外一种做事方法了,例如今天的马云说话也变了(本文作于2017年,不过联系一下前因后果,不难推断出为什么马爸爸会在2018年宣布退休,2019年正式卸任了)。

以前,马云说的都是电子商务变革、技术革命、科技浪潮、商业浪潮、大数据等等,但是后来他说的话变了,说未来的中国发展不再是由民众如何努力打拼了,中国未来要搞计划经济,以前没有大数据不可以搞,现在有大数据可以搞了。我看到了马云说的这个话,意会到为什么孙正义要把阿里巴巴的股票抛掉,马云现在要做的是遏制同行业的发展,继而形成垄断、一家独大,进而跨界打劫并垄断各行各业,任由下去,甚至会遏制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

要打破垄断,促进发展,最大的希望是谁?是我们的非既得利益者阶层——老百姓。因为老百姓追求的是消费效用最大化,而不是利润最大化。

建国的时候为什么会发行人民币?在民国时期都是用黄金、白银甚至美元,人民币能依赖自己的信用建立起来,老百姓可以用它来买柴米油盐生活所需,这也是人民币有这么稳定的基础的核心根源。也就是说,那个计划经济时期以及计划经济还没形成之前,党的金融管理、资本管理的思维就已经是如何实现消费者的消费效用最大化。

当然,在计划经济时代这个路子有点走得太偏,完全忽视了资本的力量、忽视了经济学的基本规律,所以又反过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今天,我们看到这种力量在回归,中国高层开始打压既得利益阶层,打破垄断,让更多民营的、小型的后来者能参与。这就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活力所在,只是在改革开放中的既得利益者已经失去了活力,中国未来的希望在新一代的民众、商人、资本管理者、国家管理者身上。

今天所走的方向是正确的,是有未来的,这也是中国崛起的核心要素,这些问题都是欧、美、日他们已经犯过的或正在犯的错误,我们可以从中获取许多的经验和教训。


三、中国作为后起之秀,崛起的优势究竟在哪里?

中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民族苦难史,一直到朝鲜战争确立了我们外部在军事压力上,不再面临绝对的威胁;后来的两弹一星,意味着中国不再受到核武国家的威胁;再到后来的改革开放,中国获得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偏左的思想被纠正,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得到释放。

除了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也很重要。

早期美国向日本、德国进行第一次产业转移,日本和德国向欧洲中等发达国家如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亚洲四小龙等国家进行第二次产业大转移,资本都是在追逐利益;第三次产业大转移是转到中国。

大概总结一下我们的几大优势。

人口是最核心优势,我们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之前说过,英美为什么能成为霸权,因为他们能够号令的人口占比很大,殖民统治的方式能够整合非英美国家人口的资源和力量,但是他们所获得的人口优势远不如中国这种原生态的人口大国,我们的整合成本更低,整合规模更大,整合效率更高,整合效果更好。

第二个优势是后发优势。

人们常说: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其实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一定都是这样。后发也可以制人,因为先发者往往会犯错误。

欧美在几千年文明发展中并没有经历过足够的大型战争,直到一战、二战才形成组织力极强、规模极大的战争。而中国早在很古代就发生了多次庞大的战争。如战国时期,秦国还没统一六国的时候,秦赵常平之战,坑杀40万人。再比如秦末项羽反秦,巨鹿之战围困章邯的部队,25万人投降,项羽在半路上发现这25万人因为缺粮饥饿想造反,自己却只有7万人的部队,于是就把这25万人杀了。可见中国很早以前的一场战役就是几十万人参加的,规模之大对于西方古代历史而言是闻所未闻的。西方历史上的超大规模战争是从一战开始才有的,所以我们对大规模的战争反思很早就开始了,比西方要早得多。中国在科学方面的确是落后西方的,但在社会人文方面是远远超越西方的,对人性的研究、大规模群居、大规模的群体性运动我们经历得也实在太多了,这使我们虽然后发但优势也同样很大。西方人对这些历史进行了总结,而我们又在我们祖先的历史和西方人的历史上做了总结,pg电子官网的优势自然十分明显。

第三个优势是体制上的优势。

中国的体制改革是几千年来多次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结果,是第四次文化大融合的结果,所以说到专制,西方人不如中国研究得深,西方人觉得自己在民主上很有话语权,但是中国认为这种流民政治是民粹主义,古代我们称之为“贼军”。比如说,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农民起义都失败了,他们最终都脱离不了一个问题,即无法既满足多数人的利益,又解决整个群体的生存问题。这里有个悖论,资源永远是稀缺的,怎么可能那么简单的实现全民化的美好生活?中国历史上有个朝代叫新朝,王莽篡汉建立的,非常理想主义,不过当年支持他的人二十年后纷纷反叛把他给杀死了(即“绿林赤眉起义”)。

那中国人到底认不认同民主呢?我们说民主是个好东西,但并不认为民主是唯一的、绝对有效的pg电子试玩的解决方案,我们要看是什么样的民主,要看是有没有领导、谁来领导的民主,要看资源分配和发展目的上是什么样式的民主。

我们今天的体制既能解决资源稀缺问题又能解决群体性力量整合的问题,所以党强调,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又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也要坚持党对军的绝对控制,我们的制度是全世界几千年历史发展所积淀出来的比较有效的方案。

第四个优势是基础优势。

我们所具备的发展基础,是历史上很多其它想要称霸全球的国家所梦寐以求的,我这里所强调的基础有几方面含义。

第一个是外交自主权不被干预的基础。这种不干预是从抗美援朝开始的,我们迫使美国第一次在没有取胜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美国不想签也不行,毕竟它消耗不起了。也就是说,中国第一次摆脱近百年的屈辱历史,就是从朝鲜战争开始的,我们的志愿军在朝鲜抵挡住了西方列强的联合进攻。第二次是中印战争,印度作为二战的胜利国,同时也是人口众多的、在二战后崛起的国家,它应该是感觉有点飘了,于是在1962年对我们发起了挑衅,结果战争只打了一个多月,印度惨败。然后再到后来跟苏联的珍宝岛战役,中国正式摆脱了苏联的掌控。还有再到后来持续时间比较长的援助越南,越南在中国的援助之下,打败法国、美国,实现统一。到1979年,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对中国进行叫嚣,我们也给了它一点教训。

这些战争对于我们来说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它们带来了外交的稳定、国内的稳定、商业环境的稳定、边境军事稳定,也带来的重工业、军工业、工商业的发展。如果没有重工业的支持,也没有后来的轻工业、半导体、互联网,一切的一切,都帮助我们抓住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最后是我们的文化优势。

中国人在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思想,传承了两千年,使我们在文化上具有自强不息、积极向上、兼容并蓄、勇于挑战的优秀民族传统,这也是我们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几千年的根本原因。

中国今天繁荣和崛起的局面,既是来之不易的,又是有基础的,是相当有前景、相当有发展潜力的。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我们要思考的是,大势所趋之下如何去抓住历史的机遇,如何为中国崛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只要我们顺应现在的历史趋势去做事情,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获得利益的最大化,个人发展前景的最大化,只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还是不要忘了初衷,我们始终不要让自己站在人民的对立面。

在今天的全球政治经济和军事外交的格局下, 我相信中国未来的发展空间,一定是极其广阔的,中国对世界的未来历史影响一定是极其深远的,也相信我们每一位中国人未来能够成就的事情肯定是非常多的。过去的几十年我们已经创造了很多奇迹,只是我们没有在意。

想想看,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底子上都能创造出今天的局面,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怀疑未来的几十年中不能创造更加美好光明的未来呢?我相信国人的力量,我也相信接下来的时代一定会更加美好,谢谢各位。


分享到:
网站地图